教学探析 | 《舒伯特即兴曲》Op.90,No.4


教学后记

      练欣怡同学在把握整个乐曲精神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,手指的跑动和力度的爆发度基本达到了乐曲所要传达的意思。在克服技术难点上,练欣怡同学也是花了不少功夫,尤其在乐曲的展开部,情绪上有了极大的转换,由分解琶音变成和弦的旋律,对小指的要求也是极高的,整个乐曲一气呵成,连贯通透。练欣怡同学作为一名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,能够在学习之余,承受这样的压力和挑战,这对于一个业余的习琴者来说已是很不容易。当然,在乐曲的有些方面依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,例如:

      1、虽然有坚定的毅力练琴,但还是难以达到乐曲有些段落的技术要求,长时间快速跑动时尚有些力不从心,颗粒感尚有欠缺。

      2、对于即兴曲这个体裁掌握的不够透彻,缺少浪漫自由的气息,在节奏的自由度、乐句的进出处理的不够自如,显得不够大气,还具有明显的学生气。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教学中去不断的积累和提高。


曲目背景

    舒伯特的钢琴独奏作品中,最优美纯洁的,便是8首“即兴曲”(impromptus)了。在我们听过的所有的钢琴独奏作品中,最为倾心的,除了肖邦的夜曲外,恐怕就是这些“即兴曲”了。拿来给入门者欣赏最合适,能让他们在接触更复杂的作品前先充分领略钢琴独奏音乐之美。


       舒伯特的即兴曲有两组,每组四首,共八首。第一组作品90(D899),第二组作品142(D935),均作于1827年,即作曲家逝世的前一年。富有悲剧意味的是,写于舒伯特30岁的这些东西已经是他的晚期作品了!和舒伯特同期创作的“音乐瞬间”(作品94)一样,它们都是为钢琴写的抒情性短曲,5-10分钟,即兴成分很强,而曲式简单,大都是三段体或变奏曲,不采用较为复杂的奏鸣曲式。正因其旋律抒情、结构简单,也不企图表达什么复杂的内容,把它们当作浪漫小品就行了,不费心思,人人都能接受。